城市绿化是城市形象的一张特色名片,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城市发展,拼“内涵”也要拼“颜值”。近年来,多地持续推进城市绿化,以城市绿化增量提质,擦亮城市生态底色,街头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已规划完善,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资料图)
“见缝插绿”建公园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北京广外大街路北与莲花河交汇的一处城市休闲绿地内,身着运动服的老人正在跳着健身操,不远处传来孩子们嬉戏玩闹的笑声……蝉鸣阵阵,风送花香。
这是西城区利用拆违腾退空地建成的荷香园口袋公园,占地面积约2314平方米。园区整体呈“回”字形,分北门和西门两个口可供市民、游客通行,同时增设了象棋桌、乒乓球台等休闲娱乐设施和场地。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如今家门口就有了公园,平时带着孩子遛弯、跳舞健身不用走老远找空地了。”北京市民张女士说。
荷香园口袋公园内景。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康欣告诉人民网记者,西城区作为古都北京的重要组成,承担着重要的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古都风貌的作用。对于西城区的园林绿化环境,以保护和恢复为先,让城市的历史在园林环境中得以延续,在保护和传承中彰显古都风貌特色。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00余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全国各地建设口袋公园3520个。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2年,西城区口袋公园建成76处12.92公顷、微绿地141处6.48公顷。
“这些西城区园林绿化,将有利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净化环境空间,为承载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国事活动、体现大国首都风范形象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康欣说,“在‘共享、平等、人本’的理念下,通过绿化环境的提升营建更宜居的核心区。”
在近年不断的努力挖潜建设之下,数量众多的口袋公园获得了周边居民的高度好评,极大地满足了百姓日常休闲游憩需求,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同时将形成绿色织补网络,促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构建城绿一体的绿色空间体系,将绿色融入百姓生活,提升老城宜居品质与绿色活力。
口袋公园扮靓家门口
夜幕下的屯溪方言口袋公园。受访者供图
火树银花,灿烂多彩,明灯错落,园林中映射出璀璨的光芒,太阳刚落下,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徽州大道上的一处小小的园林却宛如天上星辰般,灯火闪烁。
欢快的音乐声阵阵传来,手拿扇子的阿姨们正跳着舞,几名小孩子撒开手脚在步道上追逐嬉笑。
这是黄山屯溪方言公园,在以“屯溪方言”为主题下,将原来的空间杂乱的老旧市民游园进行改造而成。
“我们在设计上大量融入了徽州方言元素,安装方言墙和触摸显示屏,全面展示徽州方言的相关内容。”黄山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胡志勇同人民网记者介绍,“通过配置太阳能健身器材等,设立景观闲亭和长廊为周围居民提供健身休憩场地。并且夜间采用感应花瓣灯、报树灯、飘影灯等灯光效果,打造了游园夜间独特景观效果。”
这只是黄山市建设“口袋公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黄山市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手法实施城市精细化建设,将城市腾退地、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角无功能绿地等全面提升,在2022年,黄山市新增、改造城市绿地面积21.4万平方米,提升优化城市节点350处,打造了7处高品质口袋公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安排400个节点更新提升,建设11个高品质口袋公园。”胡志勇说,“打开绿地空间、完善服务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绘就“15分钟绿色生活圈”
清和天气,鸣鸠乳燕,共赏绿天新意。
行走在安徽省芜湖市,一棵棵香樟树绿意盎然,漫步在其中,随处可见的健身廊道、庭院景观,或是儿童乐园、健身器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15分钟城市休闲生活圈,“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蕪小園·晴岚园内,居民正在练习伞舞。受访者供图
2022年,芜湖市共建设蕪小園·口袋公园50个,新增提升公园绿地面积27.03万平方米,2023年计划再新增、提升50个,打造生态效果明显、功能设施完善、人文关怀突出的复合式集约化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口袋公园建设破解了城市绿化用地不足、城市边角空地改造难触及、大规模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打造出了一批形式多样、亮点突出、功能丰富、人民满意的口袋公园。”芜湖市城管局园林管理科负责人钱元元告诉人民网记者。
钱元元介绍,近年来,芜湖市打造“绿量充足、四季多彩”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以市民需求为主导,增设体育健身器材和便民服务设施,推动游园绿地由单一的绿化功能向景观、文化、休憩、生态、康体等复合功能转变升级。
“我们通过保护园内大树、传承芜湖历史文化、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等,打造具有芜湖本土文化特色。”钱元元说,“风格样式各不相同的城市生态绿地,最大程度吸引人与自然环境亲近交互。”
业内专家认为,口袋公园解决了城市现有绿化景观单一、空间布局不均、人文关怀不够、服务属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做到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不断提升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习生陈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欧阳易佳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