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4 月 20 日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 SpaceX ) 的 " 星舰 " 重型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但试飞结果未达预期。这款号称 " 史上最强火箭 " 的 " 星舰 ",发生了非计划内的解体。此前在 17 日,由于压力阀出现问题," 星舰 "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发射的计划暂停。
△ " 星舰 " 点火升空Space X 在推特上发布称,团队将继续复审数据,并为下一次飞行测试做准备。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汤靖师,他认为,即便未能成功,但其积累的数据,仍有巨大价值。
核心看点是 " 超强推力 ",33 台发动机的利弊两面
(相关资料图)
从外观上看," 星舰 " 火箭属于 " 又高又胖 " 的体型。按照 SpaceX 公开的技术参数," 星舰 " 总高度约 120 米,舱体直径 9 米,由底部 70 米高、配备 33 台 " 猛禽 " 发动机的 " 超重型推进器 " 和顶部 50 米高、可重复利用的飞船船舱组成。" 超重型推进器 " 可产生最大 7000 多吨推力。这也意味着,可重复使用 " 星舰 " 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 150 吨。在不考虑回收的情况下," 星舰 " 有效载荷高达 250 吨 -300 吨。
△ " 星舰 " 发射准备中当然,装有 33 台 " 猛禽 " 发动机的推进器,也存在利弊两面。汤靖师介绍,33 台发动机带来了强大动力,同时这也利于 " 星舰 " 系统着陆回收,通过独立地调整每台发动机的推力,飞船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下降轨迹。但这么多发动机协同控制的难度也很大。曾经,前苏联的 N1 火箭,也是采用类似的多发动机技术,但那时候的控制技术还不发达,这样的尝试未能成功。但近年来,SpaceX 在这方面做了较多技术探索,之前发射的重型 " 猎鹰 " 火箭,尝试过 27 台 " 梅林 " 发动机并联的设计并取得成功。所以从技术上看,这个 " 弊端 " 已经不那么突出。
发射费用 30 亿美元,无论成败都不贵
" 可重复使用 " 一直以来都是 SpaceX 坚持的设计理念,降低成本是其主要考量。这次 " 星舰 " 的设计中,也有很多细节被网友调侃 " 抠门 "。其外壳的主要材料,就是不锈钢。它的燃料也比传统火箭更便宜,以往的液体燃料火箭多采用 " 液氢 + 液氧 ",而 " 星舰 " 采用 " 甲烷 + 液氧 " 作为燃料。甲烷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常见,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就是它。
△ " 星舰 " 在空中飞行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用在 " 高大上 " 的航天领域,能行吗?汤靖师认为,这些材料都经过了前期各种各样的试验,才走到了 " 星舰 " 试飞阶段,性能上应该可以满足 " 星舰 " 的需求。同时,从获取难度上说,不锈钢和甲烷都是相对易得的,SpaceX 应该也有压缩成本的考量。
即便如此,这次 " 星舰 " 发射费用仍然高达 30 亿美元。这笔费用算不算高?汤靖师认为,如果是从马斯克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无论发射成败,这或许能都算是一笔合算的买卖。首先," 星舰 " 发射无论成败,都能获取相应数据,SpaceX 可以根据反馈数据再对后续火箭型号做技术改进和升级。其次,从商业上看,SpaceX 需要关注度,而 " 星舰 " 首飞引发了全球关注。SpaceX 此前很多次火箭发射,有成功有失败,马斯克并没有那么在乎结果。" 只要公众看见,公司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人类离火星还有多远?
马斯克曾宣称," 星舰 " 的发射成本相当低,一旦相关试验取得成功,将启动规模化生产,以每年建造 100 艘的速度,打造 1000 艘 " 星舰 " 组成太空舰队,将 10 万人和相关物资运送到火星。
这次未 " 星舰 " 发射未能成功,是不是人类离火星还很遥远?在汤靖师看来,这个非常宏大的计划,不见得要把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成功的唯一评判," 从发射火箭,到移民太空,有很多技术的里程碑,公司在商业上也能实现收益,除了最终实现移民火星,过程中很多地方都能产生价值。"
现代快报 + 记者 是钟寅 于露
图源:直播画面截图
(编辑 陈海静)